诸葛阡陌

5.23上京《失空斩》repo

非戏迷,对京剧这门艺术还没有赏鉴能力,需继续学习。

so,这只是一篇不知所云的观戏repo~

      自朋友掉入戏坑以来,受其熏陶,渐得趣味~昨晚第一次走进戏园,作为三国迷自然是看三国戏,于是就这样遇见了准叔的失空斩。

      朋友说:“京剧还是要看现场的对吧~”

     我在纠结了一番字幕与看台位置之后坐定,大幕缓缓拉开,一个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纷纷登场。只听得一声:丞相升帐~~~~两厢伺候!随着音乐准叔上场,进行守卫街亭前的点将。此时坐在台下的我不免也激动起来,仿佛同样置身于军帐之中聆听将令。【果然是只有在现场才能产生出的感受!】

       王平、马谡、赵云、张郃……个个出彩,尤其是唐元才先生的司马懿,亮相便引得观众连连鼓掌!【不过我情感上拒绝为仲达叫好o(╯□╰)o】故事情节很快推进到马谡丢失街亭。丞相在收到王平描画的地理图本时既知晓战局无法回转。几声“再探”已没有了惊慌,沉重却仍然使人依靠。“唉!虽然马谡失守街亭,亮之罪也!”这句句戏文让人如何不想到《街亭自贬疏》中的字字铿锵。

       曾经在微博上略谈过芋圆这一段的《空城计》:司马懿提兵将至此时已是空城的西县,丞相叫来当地老军吩咐他们令城门大开,四处打扫。两位老军门不解其意,眼看司马兵至,连连让丞相“拿个准主意”。这是在刚丢失街亭之后啊,但形势的急迫、万民的仰赖、国家的责任、兴汉的理想都不容许他有一丝时间来悲痛、悔恨、徘徊。胸中多少激荡皆深埋于底,重整心绪,转身,背影,用依旧威严且有信服力的语气安抚着百姓:

      “我城内早埋伏十万神兵”

       果然老军在未见到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对此语深信不疑,雀跃不已。【使百姓喜勇】的国之丞相没错的!

      如山之高,如海之深。因有丞相在,即使遭受挫折,每个人仍具可依靠的力量。而他却只得在月下无人时深诉:

      “望空中求先帝大显威灵!”

      黛玉所言“原来戏文中竟有好文章!”果然如是。初听这句词时,不免深觉震动,正如友所说“百感交集”。悠扬的唱腔将那发生于一千八百年前的故事呈现在眼前。沉浸其中的听众们未待梳理思绪,耳畔已出现了经典的“我正在城楼观山景”唱段,某相抚琴~饮酒~自是一派汉官威仪~名士风流~

      在挥泪斩马谡一折中, 谡亮二人的辞别最为动容。

      “马谡!” “丞相!”

      “幼常” “武乡侯”

      “将军啊” “丞相啊”

      几次称呼的转换把感情层层推进,可能戏词的设置是为了将情感的高潮凝结于“将军”二字,但我在听到“幼常”时便已深为触动。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就结识了襄阳马氏,裴注记载马良与亮结为兄弟,季常更是直呼其为“尊兄”。马谡在临刑前也说“明公视谡犹子,谡视明公犹父”。马谡跟随诸葛亮从荆州一路入川,为南征建言之后又追随其北伐,可以说诸葛亮之于马谡一直是亦兄亦父的存在,这样的关系自与旁人不同。马良逝后,对他更为器重。却没想到,最终二人会走到这样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一声“幼常”包含了多少曾经的期许与今时的痛惜及自责。

      所以戏听至此,自忖马谡该是回应一声“尊兄”的。它比之于“武乡侯”更能承接住这一场“挥泪”的重量。

       故事再一次进入尾声,看着丞相渐渐消失于帷幕的背影,耳边掌声不绝。我想,他依然这样富有生命力,关于他的一切,千百年来说不尽也听不厌更道不绝。

p.s.失空斩结束后,准叔还返场唱了《珠帘寨·昔日有个三大贤》。爱他~

又p.s.【啊~我好唠叨啊】

      观戏之后和亲爱的小伙伴讨论,正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真实的人屹立,所以无论多么“光怪陆离”的故事或者变迁的形象涂抹在他的身上,我们依然会一次又一次的雀跃、热忱与感动。

 

评论(3)

热度(17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